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文旅 > 正文

古代科考中不中 姓名有時起作用

2021-07-09 09:18:05 來源:市場星報   編輯:田雙   
凡市場星報、安徽財經(jīng)網(wǎng)、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、圖片,版權(quán)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者個人,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、鏈接、轉(zhuǎn)帖或以其他方式復(fù)制發(fā)表;已經(jīng)授權(quán)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轉(zhuǎn)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市場星報、安徽財經(jīng)網(wǎng)或者掌中安徽”,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隋文帝開創(chuàng)科舉制度后,科考取士逐漸成了歷朝歷代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。于是,御筆欽點的狀元、榜眼、探花,便成為古代士子們夢寐以求的最高奮斗目標。然而,誰能想到,士子中與不中、名次的先后,并不全憑學(xué)業(yè)成績,考生的姓名有時起作用。

唐佚名《玉泉子》載:會昌三年(843年),王起任主考官,考試結(jié)束后,他請示宰相、《次柳氏舊聞》作者李德裕,李德裕說,我沒有什么要求,“如盧肇、丁棱、姚鵠。豈可不與及第邪?”結(jié)果,狀元、榜眼、探花就按李德裕所點三人順序出爐。李德裕實在牛,狀元、榜眼、探花一起搞定。
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載:江東有個名叫包誼的士子,得罪了中書舍人劉太真,便被這個專門給皇帝起草文件的人牢牢“惦記”。“……明年太真主文,志在致其永棄,故落雜文……”此科放榜前,主考官劉太真照例帶著錄取名單呈送宰相審定,“宰相以朱呲近大逆,未欲以此姓及第,亟遣易之。”劉太真驚愕萬分,又不記得其他考生姓名,“唯記誼爾”。包誼謝恩時,劉太真告訴他實情?梢姡瑒⑻鏆饬侩m小,人還實誠。而顏標中狀元完全沾了姓的光!短妻浴肪戆溯d,公元854年,禮部侍郎鄭熏任主考官,徐州叛軍作亂未平息,鄭侍郎想借科舉灌輸忠君愛國思想,正巧有個叫顏標的同學(xué)也在考試,而鄭侍郎恰是顏真卿的鐵桿粉絲,以為顏標是顏真卿的孫子,就把狀元賞給了他。顏標謝恩時,鄭侍郎問了他家祠堂后,才知眼前的狀元乃寒門出生。

自唐至清,因姓名關(guān)系被天上掉下來的“餡餅”砸中的考生層出不窮。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,科舉制度已成強弩之末,經(jīng)袁世凱等人奏請,清廷已同意部分停止科考。這一年,將補行辛丑(1901年)萬壽恩科和壬寅(1902年)正科會試,合并舉行。剛好,這年也有鄉(xiāng)試,次年就是慈禧的七十大壽,主持鄉(xiāng)、會、殿試的官員,都非常留意“吉慶之兆”。頭兩批放到云貴兩廣主考官員的名字分別是:李哲明、劉彭年、張星吉、吳慶坻、達壽、景方昶、錢能訓(xùn)、駱成驥,連綴起來,就成了“明年吉慶,壽景能成”。為提前制造祥和喜慶的氣氛,挖空心思用姓名連綴喜慶句子選拔考官。這種鴻運豈是才識學(xué)力所能幸致哉!這年殿試,必須取一個名字中有“壽”的士子,以示預(yù)祝,山東人王壽彭這個中國幸運兒便做了金殿傳臚第一聲。

歷經(jīng)1300多年的科考,理應(yīng)貫徹平等、公平原則,但很多時候,在最高級的殿試中卻成了游戲。由此可見,在查實有名有姓的610多名狀元(包括五代十國和遼、金等)中,有多少是名不符實的狀元啊。

安徽池州 趙柒斤

上一篇:邂逅,也是一種追尋
下一篇:夏 至
分享到:

安徽財經(jīng)網(wǎng)手機版

市場星報公眾微信

市場星報微博

掌中安徽APP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