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遠離海岸線的閩中、閩西北地區(qū),武夷山脈與戴云山脈之間,坐落著一座高顏值的城市——三明。這里山蒼翠,水清秀,風景如畫,古風猶存,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魅力之城。
八山一水一分田
“閩在海中!
這句出自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內(nèi)南經(jīng)》的古語,頗具詩意地道出了福建與海洋的關系。遼闊的海域與山嶺遍布的陸地,讓福建成為一部打開的“山海經(jīng)”。
而位于福建中部的三明,則是這片山海大地上的一座寶藏“后生仔”。
▲三明市地形示意圖。
空中鳥瞰,三明市地處閩中和閩西北結合部,東西寬230多公里,南北長180多公里。全市山地面積占83%,河流水面占8.7%,耕地占8.5%。峰巒聳峙,低丘起伏,溪流密布,河谷與盆地錯落其間,可謂是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。
水纏繞著山,山阻擋著水,山水相遇,在這片土地上雕琢出最為獨特的地貌景觀。
▲福建泰寧世界地質(zhì)公園水上丹霞。衛(wèi)星影像來源:天地圖
三明地域跨福建省三大構造單元,地層結構發(fā)育完整,位于三明市三元區(qū)巖前鎮(zhèn)巖前村的萬壽巖遺址是我國南方典型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。
“北有周口店,南有萬壽巖”。早在18.5萬年前,古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,約4萬年前,中國最早的“室內(nèi)裝修”工程在這里完成,這些“遠古的秘密”傳遞著中華文明的古老記憶。
風展紅旗如畫
“寧化、清流、歸化,路隘林深苔滑。
今日向何方,直指武夷山下。
山下,山下,風展紅旗如畫!
1930年,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(jīng)三明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。
▲點擊圖片,查看三明市重點革命史跡分布。
“從福建的最遠的地方開始,一直到遙遠的陜西西北部道路的盡頭為止,其間迂回曲折,進進退退,因此好些部分的長征戰(zhàn)士所走過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長,甚至比這更長。”
美國作家斯諾在《紅星照耀中國》中這樣寫道。其中這個“福建的最遠的地方”就是寧化——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(fā)地之一。
▲寧化紅軍長征出發(fā)地紀念廣場。衛(wèi)星影像來源:天地圖
80多年前,3萬多名三明兒女參加紅軍、投身革命,紅軍到達陜北后,三明籍紅軍戰(zhàn)士幸存的僅有76人,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發(fā)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,成為長征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中央蘇區(qū)的核心區(qū)、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(fā)地、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(jù)地、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,三明的紅色歷史可以用“一區(qū)三地”概括,在這里,一個個紅色故事,就是一段段厚重的歷史,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。
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
三明,滿眼都是綠色。
這個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,森林覆蓋率高達78.73%,森林負氧離子平均濃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.4倍。林深水美,是大自然給予三明的饋贈。
▲三明市地物信息衛(wèi)星遙感圖。
1997年4月,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三明市將樂縣?诖逭{(diào)研時提出:“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,山區(qū)要畫好‘山水畫’,做好山水田文章。”二十多年來,三明“咬住青山不放松”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。
▲圖為空中俯瞰三明市尤溪縣的聯(lián)合梯田。來源:新華社
綠色是這座城市的底色,但三明的綠卻并不單調(diào),處處煥發(fā)出勃勃生機。
這里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區(qū)之一,被譽為“綠色明珠”、“森林氧吧”;“高山云霧出好茶”,大田縣境內(nèi)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,峰巒疊翠,云霧繚繞,甘泉潺流,成片沁人的茶綠撲面而來;永安是中國竹子之鄉(xiāng),擁有總面積1700多公頃的九龍竹海國家森林公園,農(nóng)民人均擁有毛竹林面積居全國首位,在此可以邂逅一陣靈動的竹綠……
▲三明格氏栲自然保護區(qū)。衛(wèi)星影像來源:天地圖
原始的栲綠、沁人的茶綠、靈動的竹綠、幽靜的深綠、平靜的湖綠,全域樹茂林豐的三明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,成為全國生態(tài)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(qū)。
既要“綠水青山”,又要“金山銀山”。遵循發(fā)揮“生態(tài)+”優(yōu)勢的思路,三明正加快推動“綠水青山”轉(zhuǎn)化 為“金山銀山”。
三明因三鋼而興,先有工廠后有城,在三明沙溪河畔列西拔地而起的三明鋼鐵廠,在衛(wèi)星影像上清晰可見。
▲衛(wèi)星俯瞰三明市區(qū)。衛(wèi)星影像來源:天地圖
1995年以前,三明鋼廠發(fā)展仍是“傻大黑粗”,污染問題一度成為三明“黑名片”,如今的三鋼廠區(qū),是3A級工業(yè)旅游景區(qū),廠區(qū)空氣優(yōu)良率常年達99%以上,“城市鋼廠”實現(xiàn)了綠色蝶變。
碧水丹霞、“八閩第一峰”、建寧蓮子、沙縣小吃……三明這座寶藏城市蘊含著太多美好與色彩,“風展紅旗如畫”、“林深水美人長壽”,只要你踏上這里,定會愛上這里的青山、綠水、紅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