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陣涼過一陣的秋風,催開了滿樹玲瓏的桂花,香飄十里,將整座小鎮(zhèn)都浸淫在這八月的清芬里了。嗅著那醉人的桂香,味蕾上不禁泛過陣陣過往的香甜。桂花的香味,很多人都喜歡,那是種淡淡的,不張揚的香。為了挽住這一季特有的沁人甜香,人們想了諸多方法。其中,將正當時節(jié)的新鮮桂花,加糖腌制成芬芳宜人的糖桂花,堪稱是最好的表現(xiàn)之一。糖桂花,很多人都會做,方法不一,但基本原則都是盡量保留桂花的香味。
記憶中,吾鄉(xiāng)采摘桂花多在桂花長勢最為旺盛的時候進行。此項工作多由女性來擔當,一只無柄竹籃用帶子挎在肩上,再提一架小梯,來到桂花林里摘花。遇有微風吹過,頓時,那些開敗了的殘花如碎金般,“撲撲簌簌”地落下來,落在摘花女的發(fā)辮上、脖頸窩里,抹也抹不掉,捋也捋不盡,那股微醺微甜的香氣許多天都盈盈于袖,不絕如縷。因此,在我看來,這委實是一項頗具詩意的農(nóng)活。
如果說采集桂花尚算得上是樁風雅之事,那么之后的清理過程就不怎么有趣了。剛摘下來的桂花里有許多雜質(zhì),甚至還會發(fā)現(xiàn)幾只小蟲子,這些都需一遍又一遍地撿干凈。隨后,將擇好的桂花平鋪在篩子里,置于陰涼處晾干。至花色變深時,用手搓一下,有柔潤感而無硬物感時便可。
接下來,就是腌制工作了。按4斤桂花配1斤鹽的比例,放入梅鹵(腌過青梅的鹵水)中。酸中帶咸的梅鹵,能很好地中和掉桂花略有的苦味。半個月之后,取出桂花用水漂洗一下,再將其晾干。經(jīng)過這番處理的桂花,除了能保持原有的花香,花色也依然鮮艷,且不會發(fā)黑。最后,找一個干凈的廣口玻璃瓶,一層桂花一層糖(白糖的用量要多于桂花),依次碼好,并用湯勺壓實。
從緊實地旋上瓶蓋那一刻起,糖桂花便替代了對甜蜜一詞的所有遐想,一有空便會去看看它。瓶里的白糖和桂花晶瑩剔透地交織在一起,一層金黃一層潔白,精致燦爛,會讓人想起“火樹銀花”這樣的詞。在經(jīng)歷了與白糖數(shù)個日日夜夜的對話后,原本飽滿的小花瓣漸被磨去了脾性,沁入了融化的糖水,與之混合落入瓶底。再等上十多天,瓶底那些美美地吸收了糖水的桂汁已變得蜜一般黏稠細密,透著宛如琥珀的金黃色澤,引人垂涎,糖桂花終于做好了。
小心翼翼地擰開瓶蓋,剎那間,空氣中便彌漫開陣陣淡雅的香味,甜絲絲地沁人肺腑。鄉(xiāng)人是很喜歡這股清甜滋味的,在他們看來,這馥郁的桂花香正是秋天的味道。每年的這個時節(jié),也正是芡實、芋頭等相繼上市之際,而一些與它們相關(guān)的小食,一旦有了糖桂花的幫襯,嗅覺和味覺都會立刻豐富濃郁起來,也平添了幾多氣質(zhì)。試想一下,一個小小的青花瓷碗里,湯湯水水的面上,零星散落著五六瓣細小的糖桂花,經(jīng)熱氣一逼,立即彌漫起若有若無的淡淡清香,未吃先已醉人。待得一勺入口,那獨特的桂花香便在口舌間綿延纏繞,由內(nèi)而外地熏襲著人的所有感官神經(jīng),在秋日暖陽下的午后,更是滿屋芳香。
糖桂花,就是以這樣一種傳統(tǒng)風雅的姿態(tài),陪伴著鄉(xiāng)人生命中的每一個秋天,并延續(xù)著這段自然與人世的清雅傳奇。
上海 鐘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