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文旅 > 正文

以茶當酒

2021-05-12 08:50:30 來源:市場星報   編輯:田雙   
凡市場星報、安徽財經(jīng)網(wǎng)、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、圖片,版權(quán)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者個人,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、鏈接、轉(zhuǎn)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;已經(jīng)授權(quán)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轉(zhuǎn)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市場星報、安徽財經(jīng)網(wǎng)或者掌中安徽”,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以茶當酒的話題,是溫暖的,詩意濃,人情味亦濃。

以茶當酒,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種現(xiàn)象,有人說可以追溯到周代,相信此說的人似乎不多,歷來的茶客大多以為,三國的孫皓,是以茶當酒的始作俑者。據(jù)《吳志·韋曜傳》記載:吳主孫皓每餐宴,無不竟日坐席,無能否,率以七升為限,雖不盡入口,皆澆灌取盡。曜素飲酒不過兩升,皓初見禮異,常為裁減,或密賜茶,以當酒。

這個孫皓,整日花天酒地,最終成了亡國之君,原是活該,但他當國之時,尚能注意到韋曜酒量有限,暗中賜茶代酒,厚愛大臣,應不失為美談。附帶說一句,有一次偶爾在某副刊上讀到一篇奇文,稱孫皓此舉為“茶話會”先河,作者的想象力頗豐,然而竟日坐席,不喝七升誓不罷休,哪里還有茶話會的味道?對于韋曜,孫皓雖說給予關(guān)照,讓他以茶代酒,而君臣狂飲,少數(shù)一兩個人飲茶,怎能改變“會議”的性質(zhì)!

因為大臣酒量小,君主網(wǎng)開一面賜茶,似乎是一種恩德,臣下自然感激不盡。在普通人那里,以茶代酒,倒是別有一番情調(diào),且看:

寒夜客來茶當酒, 竹爐湯沸火初紅。

尋常一樣窗前月, 才有梅花便不同。

這首以《寒夜》為題的絕句,是宋代詩人杜小山所作,大概是將“以茶代酒”這個典故入詩的首篇吧。寒夜客來,理當把酒敘舊,或許盤飧市遠無兼味,湊手不及,或許樽酒家貧只舊醅,拿不出手,轉(zhuǎn)而一想,何不呼童煮茗。于是汲泉燃葉,爐火初紅,氣氛一下子濃了起來,與友人閑話于寒窗月下,尋常亦是如此月色,但覺今夜梅花芳香襲人,其情趣倍于他日也——有人說:“茶與酒,皆為物,古人以茶代酒,豈非以物易物?”不然。酒有酒性,茶有茶趣,在特殊的情況下,比如這個寒夜,以茶代酒,恰如梅花點綴窗月,景色與心境,便迥然不同了。

當然,以茶代酒作為一種盛典,主要還在寺院之中。僧尼坐禪,一律以茶當酒,一則提神消疲,一則潛心修行,正合了佛家清靜無欲的要求。這個習俗,不僅在中國寺廟里一以貫之,唐宋之間,派到中國的日本留學僧,諸如榮西大師等,還將這一風尚帶回去,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日本茶道。

我年輕時不諳世事,喝起酒來爭強好勝,人到中年,諸事蹉跎,借酒澆愁,酒量卻每況愈下了。知天命過后,游走于大江南北,朋友賞酒,每不能勝。若是到了天高地闊的北方,市井里巷,豪情美酒,自古長相隨,來客不論親疏,必欲醉之而后快,你就是繳械投降,也不濟事,只好舍命陪君子了。那種場合,別說以茶代酒,就是一手酒杯,一手茶杯,也要讓人看輕的。過了長江,風氣便不一樣了,煙雨樓臺,佳人琵琶,吳儂軟語,茶酒菜肴都成了陪襯,酒可助興,茶可蘊情,賓主各取所需,既隨意,又家常,F(xiàn)代的江南酒樓,酒香茶香之外,更有一種奶香,那是女士們的飲品,酸酸的,甜甜的,論味道,既不襲人,也不醉人,倒著實有點兒迷人?傊系难缦,像是水墨畫,幾種顏色互相浸洇,不露痕跡,恰到好處,我喜歡。

春三月間,有一次聚會,在杭州的“樓外樓”舉行,是姊妹們?yōu)槲蚁磯m。席上茶杯多于酒杯,這也是很尋常的事,偏偏一位略有酒量的小老弟,笑容可掬地站了起來致歉:不好意思,請允許我以酒代茶——你莫說,經(jīng)這小子這么反其意而一用,“以茶當酒”這個典故,不僅給人溫暖、詩意、人情的感覺,其內(nèi)含與外延,愈加活色生香了。

安徽合肥 程耀愷

上一篇:夏日炎炎洗桑拿
下一篇:老屋
分享到:

安徽財經(jīng)網(wǎng)手機版

市場星報公眾微信

市場星報微博

掌中安徽APP下載